澳洲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真恩堂
Calvary Methodist Church
of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Australia

哥林多前书第一章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 (1:18)

哥林多前书第一章是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的开篇,内容涵盖问安,感恩,劝勉团结以及强调福音的重要性。全章聚焦于教会内部分裂的问题和基督十字架的智慧与能力。
参考主题
· 教会的合一:教会的根基是基督,信徒不应因属人的差异而分裂。
· 福音的独特性:十字架的道理虽然被世人看作愚拙,但却是真正的智慧和能力。
· 神的恩典:神的拣选不是基于人的智慧或力量,而是出于他的恩典与旨意。
通过这些内容,保罗为后续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奠定了以基督为中心的基础,同时提醒信徒对福音的正确理解。
分段结构与参考主题
一、问安与感恩(1:1-9)
参考主要标题:神的恩典与呼召
· 经文内容:
保罗问候哥林多教会,感恩他们在基督里所领受的恩典,提醒他们的呼召是为主作圣洁的见证。
1:1-3:保罗问候教会,指出他们是因神的旨意被召的圣徒。
1:4-6:为教会感谢神,他们因基督在恩赐上富足,并得见证坚固。
1:7-9:鼓励信徒持守盼望,直到主耶稣基督再来。
参考神学教义:
1. 恩典的丰富性:信徒在基督里领受丰盛的恩典(以弗所书1:7-8)。
2. 教会的圣洁呼召:信徒被呼召成为圣洁,为神作见证(彼得前书1:15-16)。
3. 基督的信实:神的信实保证信徒最终的得救和荣耀(腓立比书1:6)。
1. 引言与问安(1:1-3)
参考主题:被神分别为圣
保罗以他常用的方式(参考罗马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在信的一开始就声明,他以下将要写的信息是奉神的旨意(不是任何人的),他是耶稣基督的使徒(耶稣基督的代表者及传话人),是蒙召的(不是他自己去找的)(1:1)。与此同时,保罗也好像在说,“神召我作祂的使徒,也呼召你们每一个人成为祂的圣徒来享受与祂儿子耶稣基督的团契”。
“使徒”是怎样的人?使徒是“通过神圣的启示和感动,这些人成为神及其儿子的权威代言人,见证人和诠释者。他们作为教师和向导的个人权威--复活的基督所赋予和保证的权威--是最终的,对他们所说的话提出异议是不允许的。” 保罗这样开启这封书信的原因是有些人来到哥林多教会自吹是“比保罗这样的使徒更有权威的”。
教会(church)希腊文的意思是“一群被召的人”。神的每个教会有两个地址:地球地址(哥林多)及属灵地址(在基督耶稣里)。(参考1:2)
在1:9,1:23-24,1:26节中我们注意到,保罗一次又一次提到“召”及“蒙召”(calling),保罗意识到神对他自己的呼召和对哥林多基督徒个人和集体的呼召都是主动的。因此,神呼召每一个人的名字,而人的回应就是呼召我们主的名(参见第2 节)。这些哥林多信徒以及各地无数的其他信徒呼求主耶稣基督的名,这一事实充分证明,神已经清楚地发出了他的呼召,足以让他们听到并做出回应。所有听到神的呼召并做出回应的人都是神呼召的成员。他们在神的呼召中被分别出来,在基督耶稣里成了圣(参见第2 节)。在每一个地方,这样的人之间都是紧密团结的,就像保罗和哥林多基督徒之间在那个地方一样。
教会是由一群被神分别为圣的圣徒(saint)组成。每一个真正的信徒都是圣徒,因为每一个真正的信徒都被神分别出来,为神而活的。神的教会的特点包括:
教会是由“在基督耶稣里成圣”的信徒组成的(参考1:2)
教会是由被“蒙召作圣徒”(正如保罗被蒙召那样)的信徒组成的(参考1:2)
教会是由“所有在各处”(而非被任何边界限制)以耶稣基督为唯一救主的信徒组成的(参考1:2)
教会是由“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的完美平衡)的信徒组成的(参考1:2)
教会是在神的“恩惠”和“平安”的祝福下建立的(参考1:3)
然而,在现实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教会是人聚集的地方,也就是问题聚集的地方。这一点在第一世纪的教会中哥林多教会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体现在“个人崇拜”(1:10-17),性道德败坏(5:1-13,6:12-20),信徒互相起诉(6:1-11),对婚姻和单身的迷惑(7:1-40),基督徒的自由的理解(8:1-11:1),敬拜时的穿着打扮(11:2-16),圣餐时的行为(11:17-34),使用属灵的恩赐(12-14章),以及对耶稣复活的教义的模糊认识与理解(15章)。
2. 感恩的祷告(1:4-9)
参考主题:感谢并依赖神的恩典和信实
· 我们基督徒在神的恩典中富足(1:4):通过耶稣基督的救赎是神恩赐给我们的礼物(是神的恩惠,而不是我们应得的)。
· 我们基督徒在神的礼物中富足(1:5-7):在我们被救赎的同时,神也在耶稣基督里赐给了我们许多属灵的礼物(参考12-14章),使我们“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1:5),“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1:7)。(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陈述是关于哥林多神的教会的,而不是关于个别信徒的。正如《哥林多前书》第12 章和第 14 章中充分说明的那样,没有任何一个基督徒可以声称自己 “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
基督徒的生命是富足的。如加尔文所描述的,“主不仅以福音之光荣耀你们,还特别赋予你们一切恩典,使之能够成为帮助圣徒在救恩道路上前进的助力。”
当神将祂的儿子耶稣赐给我们时,祂已经把祂所有的一切都赐给了我们;祂无法再赐更多,因为在祂里面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若要逐渐使这些恩赐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现实,我们需要更深地进入祂恩典的丰富中;同时,我们也需要警醒留意祂的显现(1:7),即祂的揭示。这样的盼望本身就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我们向前迈进,作为注定成为基督新娘的人,因为唯有到那时(也仅到那时),我们才能完全进入基督里属于我们的所有福分的完全实现。
· 圣经并不教导一种“嗯,我希望如此”的思维方式,而是教导一种“我有盼望,因为我确信如此”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属耶稣基督,因为我们有神的应许,“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以赛亚书40:31)!在7-9节中保罗列出两个神的应许:
耶稣将要再来(1:7-8):心存敬天之心,就能造福人间。“愿赐平安的 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撒罗尼迦前书5:23)
神是信实的(1:8-9):“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 (帖撒罗尼迦前书5:24)因此,哥林多教会内部即使有争议,可能濒临分裂,但神必会通过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把这个教会的信徒结合在一起。
让人感到震撼的是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心“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1:8)。对“可能当时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哥林多教会说“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无可责备”表现了保罗对天上的神的绝对信心。
神对祂子民的承诺是保证哥林多人最终会得以成圣的关键,尽管他们目前仍然被许多罪所缠绕。今天的信徒也是如此,因为“神是信实的”(1:9)。我们可以完全依赖神:祂不是人,祂不会否认自己,祂会信守诺言。教会是祂的责任:祂必致力于使圣徒得以完全(参考弗4:12,罗 8:28-30)
如果我们被神亲自呼召,与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同在,那么神就不会抛弃我们,也不会背弃祂的诺言。这就是“信实”一词的力量所在。我们可以完全依赖神:祂不是人,祂不会否认自己,祂会信守诺言。教会是祂的责任:祂致力于'要成全圣徒'(以弗所书 4:12,参见罗马书 8:28-30)。
神的终点不是每个人寿命的终结,而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1:8)。如果我们把这封信中关于这个主题的教导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一天标志着耶稣基督的真实面容和我们为基督服务的真正品质的完全显露(3:10-15),以及我们内心的目的和动机的完全显露(4:5)。在每次庆祝主的圣餐时,我们都会喜乐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11:26),届时在基督里死去的人将复活(15:23, 52),在保罗所说的 “灵性的身体”(15:44)中获得不朽坏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保罗在这9节经文里9次提及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这9节经文的中心。我们被神呼召与耶稣同在,我们在那一天分享祂的至高无上。如果我们蒙召与耶稣同在,就让我们住在祂里面(约翰一书2:28)-- 这是让我们逐渐变得像祂的唯一途径。当我们通过神的恩典不断地在我们里面做工,让我们变得像祂时,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罪疚,甚至是罪疚的原因。神呼召我们与祂的儿子相交,就是为了这样一个根本目的。
我们需要记住这个首要的真理 -- 保罗在考察教会的其他真实情况之前,先考察了在基督里的哥林多教会。我们往往对教会的弊端进行了审视和惋惜,但往往没有看到神已经在基督里做了什么。
二、 教会的合一与分裂的警告(1:10-17)
参考主要标题:因基督的十字架合一
· 经文内容:
保罗指出哥林多教会中因分党结派而导致的分裂,呼吁他们在基督里合一,避免以人为中心的争执。
1:10:保罗呼吁教会在基督里合一。
1:11-13:因分党问题责备信徒,强调基督不能分裂。
1:14-17:保罗表明自己没有为任何人施洗以避免分裂,指出他的使命是传福音而非施洗。
参考神学教义:
1. 合一的必要性: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应当在祂里面合一,而非分裂(约翰福音17:21)。
2. 十字架的中心性:基督的十字架是教会合一的基础(以弗所书2:14-16)。
3. 避免以人为中心:信徒不应将属灵领袖偶像化,而要专注于基督(哥林多前书3:4-7)。
1. 劝勉合一,反对分裂(1:10-17)
参考主题:教会的合一与十字架的中心地位
基督彼此为“兄弟”是保罗呼吁合一的基础:如果耶稣基督以祂的恩典使信徒们合而为一,如果他们在祂里面分享基督的荣光,他们就应该成为基督荣光所造的人。保罗基于三个根本原则——基督的完全,基督的十字架和基督的主权,呼吁哥林多的基督徒在耶稣基督里彰显神所赐的合一。
“分裂”(division)是《哥林多前书》第一至十五章中提及的问题的一条主线。但我们之所以分裂,是因为骄傲;派别纷争的根源几乎总是自负和傲慢。
什么样的行为会分裂教会,甚至毁灭一个教会?
· 不再以耶稣的方式思考,(1:10)
保罗以三方面劝导哥林多信徒:
“都说一样的话”,
“中间也不可分党”,
“一心一意,彼此相合”(1:10)。
这就像保罗劝导腓立比教会的“友阿爹和循都基”,恳求她们“在主里同心”。(腓立比书4:2)。“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 (腓立比书2:5,2:2)是保罗提出的要求,是以耶稣的方式思考。哥林多的会众不再以耶稣的方式思考,主耶稣说要爱神,彼此相爱,把福音传到万邦,而哥林多的会众在这些方面没有做到。
· 开始与彼此争吵和纷争,(1:11)
“争吵是罪性的表现之一。它们不属于神的子民。” 不要轻视争吵和纷争,它可以摧毁教会的会众。
· 陷入了个人崇拜的迷思,(1:12-13)
个人崇拜会把某个人放在只有基督耶稣才配站立的高台上。这里保罗用三个提问来展示这种个人崇拜的荒谬性: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1:13)因此,我们应该“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加拉太书6:14)。
哥林多信徒没有强调神话语的信息,而是过于注重传道人。他们将目光从主身上转移到主的仆人身上,这导致了竞争和分裂。当今教会中追随某个传道人而成为其门徒(从而不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的 “个人崇拜 ”直接违背了神的话语。唯有耶稣基督配得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1:18)。
正如耶稣没有亲自为人施洗(约翰福音4:1-2),彼得(使徒行传10:48)和保罗也同样让他们的同工为新信徒施洗。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贬低洗礼,而是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它,因为哥林多信徒把洗礼看得太重了。一个人会夸耀说:“我是亚波罗给我施洗的!”而另一个人会说:“哦,但我是保罗给我施洗的!”。除了耶稣基督的名字之外,将任何人的名字与你的洗礼相提并论都是错误的,这样做会产生分裂。
· 忘记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1:14-17)
基督教会里的一切事务(如讲道,施洗,圣餐,祷告,团契)的基石只有一个:福音!教会所做的每一件好事都必须源于福音的好消息,即耶稣基督是神无罪的儿子,“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参考15:3-4)。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救赎的力量从来不在信使(messenger)的身上。救赎的力量只在于信息(message)里面,这信息就是福音,基督的十字架。
所有基督徒都会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方面的真理作为重点。这种选择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们把注意力从真理的其他方面转移到一两个具体问题上。当一个基督徒或一群基督徒专注于真理的一个方面,而忽视,排斥甚至否认耶稣里的全部真理时,危险就来临了。 这时,选择性就变成了异端。
保罗呼吁信徒避免因属人领袖(如保罗、亚波罗、矶法)的名义而分裂,并重申他的使命是传福音而不是靠人的智慧让十字架变得无效。
我们看到,保罗热衷于和谐,而不是一致。他认为,不同种的基督徒不仅有可能和谐相处,而且这是神对他们的呼召。
基督的十字架是基督徒之间真正合一的唯一真理,没有任何真理比基督的十字架更有说服力,也没有任何真理比基督的十字架更能促成基督徒之间的真正合一。
三、 十字架的智慧与世人的愚拙(1:18-31)
参考主要标题:十字架是神的智慧与能力
· 经文内容:
保罗指出,十字架的信息对得救的人是神的能力,但对世人是愚拙,反映神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智慧。
1:18:十字架对得救的人是神的能力,对灭亡的人是愚拙。
1:19-21:神使世人的智慧变为愚拙,凭十字架显明祂的智慧。
1:22-24:犹太人寻求神迹,希腊人追求智慧,唯有基督是神的大能与智慧。
1:25:神的愚拙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比人强壮。
1:26-29:神拣选世上软弱卑微的人,使一切的荣耀归于祂。
1:30-31:基督成了信徒的智慧、公义、圣洁与救赎,信徒当因祂夸口。
参考神学教义:
1. 十字架的颠覆性:十字架颠覆了世人的价值观,是神智慧的彰显(以赛亚书55:8-9)。
2. 神的拣选:神拣选世上软弱的人,使荣耀归于祂(雅各书2:5)。
3. 基督的全备性:基督是信徒智慧,公义,圣洁与救赎的源泉(腓立比书3:9,以弗所书 1:7-8,罗马书 3:24-25)。
1. 福音的智慧与能力(1:18-25)
参考主题:十字架的道理显明神的智慧与能力
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的焦点。没有十字架,《圣经》就是一个谜,救赎的福音就是一个空洞的希望。
如果我们不抓住十字架的荣耀,不把它当作珍宝来珍惜,不把它作为每一种喜乐的最高代价和每一种痛苦中最深的安慰来紧紧抓住它,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是虚度的。对我们来说以前曾经认为愚拙的,那被钉十字架的神,现在必须成为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夸耀。
没有耶稣基督,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基督教。没有在圣经上对十字架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基督教信仰。
正是这种大胆——在一个扭曲而被打败的尸体中发现宇宙创造者的荣耀——最能解释基督教及其所孕育的文明的独特性。这一切都源于同一场革命的遗产:一场革命的炽热核心是一个神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
十字架的道理将迷失者与得救者区分开来 (1:18):
愚拙者得灭亡,得救者获神的大能(也就是,称义:过去的罪得赦免;成圣:从当今罪的权势中解救出来;得荣耀:从将来的罪里解脱而得救)。
要在基督徒群体中塑造“基督的心思”,需要长期的努力,持续不断地研读圣经,并依靠圣灵不断的光照。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吸收神的智慧,更是要摒弃世俗的智慧。
十字架的智慧彰显世俗智慧的愚拙(1:19-21):
它揭示了骄傲者的无能(1:19-20),和骄傲的思想的不足(1:21)“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8-9)。
对灭亡的人来说,十字架是愚拙的,但神借着十字架,使世人的智慧变得愚拙;人的这种智慧只属于人的自给自足。神不仅仅是让这种智慧显得愚拙;通过十字架,神实际上完全颠覆了这种智慧,使其变成了它的反面,也就是愚拙。人类以为可以通过理性找到通向神的道路,但神说:“不!” 凡想要得救的人,必须通过十字架来到祂面前!无论你自以为多聪明,神却说,离开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来生活的人,都是愚昧的。
人无法拯救自己,只有神能拯救!人得救不是靠他们所知道的哲理,而是靠他们所信靠的那一位,就是耶稣基督。
十字架的见证对一些人来说是阻碍,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神的大能(1:22-25):
一些人拒绝并讥笑十字架的道理(1:22-23);另一些人接受了十字架的道理并在其里面喜乐(1:24-25)
保罗指出,十字架的道理对不信者是愚拙的,但对信徒却是神的大能。世界的智慧不能认识神,而神却用人看为愚拙的方式彰显了他的智慧和能力。
2. 蒙召者的地位与神的拣选(1:26-31)
参考主题:神的拣选彰显他的恩典与荣耀
神很少拣选在人看来是有智慧,有影响,重要的人(1:26)。神拣选的是在人看来是愚拙(1:27),软弱(1:27),卑贱(1:28),被厌恶(1:28),的平民(1:28-29)。
神改变了那些不配的人。我们所需要的属灵祝福并不是难以捉摸的抽象概念,而是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耶稣基督。祂是我们的智慧(歌罗西书2:3),我们的公义(哥林多后书5:21),我们的圣洁(约翰福音17:19),以及我们的救赎(罗马书3:24)。事实上,这里强调的是,神通过我们在基督里所拥有的公义,圣洁和救赎来彰显祂的智慧。
· 智慧(wisdom)使我们从罪的观念中得释放;(1:30)
· 公义(righteousness)使我们从罪的刑罚中得释放;(1:30)
· 圣洁(sanctification)使我们从罪的权势中得释放;(1:30)
· 救赎(redemption)使我们从罪的存在中得释放;(1:30)
· 在主里夸耀(boasting in the Lord)使我们从罪的骄傲中得释放。(1:31)
这些神学词汇的每个词对基督徒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
· 公义:与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有关。我们因信称义——神在基督耶稣里称我们为义。
· 圣洁:表示我们被分别出来,归属于神,并为祂而活。
· 救赎:突出了我们因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付出代价而得自由的事实。这将引向基督再来时的完全救赎。“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 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9:23-24)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展示了救恩的三个时间维度:
· 我们已经从罪的刑罚中得救(义);
· 我们正在从罪的权势中得救(圣洁);
· 我们将来要从罪的存在中得救(救赎)。
每一个信徒都在耶稣基督里拥有这些祝福!
保罗提醒信徒,他们蒙召时的身份(多为世人看不起的),是为了显明神拣选的标准不同于人的标准。最终,一切荣耀都归于主。
从神智慧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所看重的世俗智慧,权势和高贵出身都是无意义的(1:26)。神的智慧高举软弱和被藐视的事物,为的是废掉人的夸口(1:27-29),并将所有的夸耀都归向神自己(1:31)。这些原则最清楚地体现在基督对信徒救恩的全然充足上(1:30)。
到此我们可以看到,哥林多的信徒们没有活出圣洁的呼召,而是追随世界的标准。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蒙召与主和彼此建立了美好的属灵关系。相反,他们认同人类领袖,在教会中制造分裂。他们没有荣耀神和祂的恩典,而是取悦自己,夸耀人。但是,在我们对他们做出评判之前,我们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教会和自己的生活。我们蒙召成为圣洁的人,蒙召与神团契,蒙召荣耀神。我们是否活出了这一呼召?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神在祂伟大的救赎计划中令人惊叹的逆转故事。地上的“无名之辈”如今可以成为天上的“重要之人”,因为天上那位伟大的“重要之人”来寻找地上的“无名之辈”!祂的“软弱”成了我们的力量,祂的“愚拙”成了我们的智慧,祂的“损失”成了我们的益处,祂的十字架受难成了我们的救恩!因此,让我们大声长久地夸耀,并让我们的夸耀只归于主。
通览全章,我们看到:
· 恩典与呼召:信徒因神的恩典成为圣洁,并被呼召为主作见证。
· 合一的必要性:教会因十字架而合一,避免分裂。
· 十字架的智慧:十字架是信仰的核心,对得救的人是神的能力,对世人是愚拙。
最后让我们用加拉太书6:14做这一章的总结: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我们应当在万事上永远紧紧抓住十字架!
应用问题:
1. 你是否以十字架为信仰和生活的中心,而非依赖世人的智慧?
2. 你如何在教会中促进合一,避免因属世的偏见而引发分裂?
3. 你的生命是否反映十字架的智慧和神的能力,使荣耀归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