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真恩堂
Calvary Methodist Church
of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Australia

John Chapter 15
约翰福音第十五章
思考题问答,供查经小组参考

约翰福音15章
约十五:1-8 耶稣用葡萄树为例教导门徒要持续地遵循他的道。
一、V.1-2 耶稣把自己比作什么?这“栽培的人”代表了谁?他的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耶稣把自己比作了“真葡萄树”。
“栽培的人”是父神。
他剪去不结果实的枝子,使结果实的更茂盛。
(约15:1-2)
二、葡萄树上的枝条为何能结出果实?根据 V.5,耶稣在比喻中的“枝子”指的是谁?耶稣用葡萄树与枝子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枝子如何依赖葡萄树意味着怎样的联系?
参考答案:
枝子连在葡萄树上才能得营养并结果实。
V.5的“枝子”是信仰耶稣的人。
葡萄树与枝子体现了信徒与耶稣的关系及依靠他结属灵果实。
枝子的依赖,示意信徒应完全依赖耶稣而得属灵的生命与能力。
(约15:5)
三、门徒能结出果实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 ?这里的 “果实” 代表什么?一个与耶稣建立真实联系的人是否必然结出果实?如何才能结出更多果实?
参考答案:
门徒能结果实因与耶稣紧密联系,常在他爱中。
“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 描述信徒与耶稣的深厚关系。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信徒才能得到属灵的能力和生命。
这里的“果实”代表着属灵的表现,如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加5:22-23)。
与耶稣真实联系的人必结果实,因从耶稣得属灵的生命和能力。
结更多果实需深化与耶稣关系,沉浸在他话语中,时刻依赖他。
(加5:22-23)
四、V.6 所提及的对象是谁?不结出果实的信徒将面临怎样的后果?信徒真的会因为软弱而失去救赎吗?根据V.8,真正的信徒有什么明显标志?V.7 中提到信徒祷告被回应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V.6指的是声称与耶稣相连但不结果实的人。
不结果实的信徒将被剪去,变干,被烧。
短暂软弱不失救赎,持续不信可能是没与耶稣真正联系。
V.8指,真信徒结果实,显是耶稣门徒。
V.7表示,信徒祷告获回应需与耶稣话语契合,求合神旨意事情。
(约15:6-8)
五、此比喻传达什么核心信息?在这比喻里,父亲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通过此比喻,我们如何看到父与子在信徒生命中的合作?请参考约十四:23。
参考答案:
此比喻强调信徒与耶稣紧密关系对属灵果实至关重要。
比喻中,父亲是园丁,修剪葡萄树确保其结果实。
父与子在信徒生命中合作密不可分:父修剪和养护,耶稣是葡萄树为信徒提供生命力量,至结果实。
约14:23表明,遵守耶稣的话即与父子建紧密关系,他们会与忠诚者同住。
(约翰福音14:23)
反思与应用:我们的属灵生命如何能与耶稣保持深厚的关系,从而获得丰盛的生命并结出美好的果实?有哪些实践策略?个人的灵修和教会的团契在此有何作用?你现阶段的生活环境中,哪些挑战可能会妨碍你“持续与主同行”?请分享 “持续与主同行” 如何助推你的属灵成长?
参考答案:
与耶稣深化关系需:持续交通、阅读神话、祷告和听从圣灵。
• 信靠:信耶稣为神子,为罪死,复活,并活按其教导。
• 顺服:遵守其教诲,避免罪恶。
• 依赖:承认需其恩典和力量。
• 荣耀:结果子彰显神荣耀,证明身为耶稣门徒。
实践策略:日灵修、教会聚会、查经、与信徒建关系。
• 读经:基于神默示,认识祂、领受应许、增长信心。
• 祷告:与神交流、依赖、感恩。
• 团契:分享见证、互勉、一同敬拜。
• 见证:传福音,表达对耶稣的爱。
个灵修助我们直接与神沟通;教会团契加强与主关系。
工作、家庭、世俗诱惑可能干扰与主关系。
“持续与主同行”助我属灵成熟、日常得平安、智慧。 妨碍“同行”的挑战:
• 时间:可能忽略与神时光。
• 诱惑:远离神、妥协信仰。
• 困难:失信、怀疑神爱。 应对:
• 规划:优先与神建关系。
• 抵制:坚信,远离有损事。
• 依靠:承认不足,寻求神。
• 荣耀:结果子,荣耀神。
“持续与主同行”如何助推你的属灵成长?
与主持续同行促进独特的属灵成长,它能:
• 改变我们:与耶稣亲近,使我们被爱充满、被圣灵更新,思行更成熟。
• 增强我们:这关系给我们平安、喜乐,加强信心和爱心。
• 装备我们:明白、遵循祂旨意,用祂恩赐,提升服事与见证影响力。
约十五:9-16 耶稣告诉门徒,遵循他的命令,就是他的亲近之友。
六、V.9-10 门徒如何能始终留在耶稣的爱中?“始终留在主的爱中”和“始终与主同在”是否意思相同?
参考答案:
始终留在耶稣的爱中需遵从他的命令,如约翰福音15:10所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
• 坚定信仰:深信耶稣为我们的罪赎罪,按其教诲行事。
• 服从教导:遵守耶稣的指令,尤其是爱神和爱人,远离罪恶。
• 完全依赖:认识到力量来源于耶稣,感谢他的恩赐。
• 尊崇祂的名:结出果子昭示上帝的荣耀,为上帝献上赞美。
始终留在主的爱中与始终与主同在是两个概念。
• 相似点:都需信仰和与主建立关系。
• 不同点:留在主的爱中强调顺服,与主同在强调依靠。
(约15:10)
七、根据 V.10,耶稣的快乐来源于哪里?门徒为何在遵行耶稣的教诲中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参考答案:
V.10描述,耶稣快乐是因遵守父的诫命并留在父的爱中。(约14:23)
门徒遵行耶稣教诲得真快乐,因关系加深,体验超越的天父之爱,为他们带来满足、安慰和力量。
八、对于主,友与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V.13暗指的意义是什么?耶稣所说的“朋友”背后有哪些基本条件?耶稣的“朋友”身上会体现出怎样的品质?在这,耶稣用“朋友”的比喻想传达给门徒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仆人执行命令,可能不知主的计划;朋友间有深信任,知道对方的意图。
V.13强调为朋友舍命是最大的爱。
成为耶稣的“朋友”需遵守他命令。
耶稣“朋友”的品质:
• 忠诚:坚定跟随,不背叛。
• 爱心:爱耶稣及他人,愿为他人牺牲。
• 顺服:遵行耶稣命令,按他教导生活。
• 果效:有益和积极。
耶稣用“朋友”告诉门徒与其做仅遵命的仆人,不如是知其心意的朋友。
• 耶稣深爱他们,为他们舍命。
• 他把他们当作朋友,分享父神的计划。
• 他期望他们遵命,结果,荣耀父神。
九、从V.16来看,门徒被称为耶稣的“朋友”意味着他们有自夸的权利吗?祷告被应允的承诺附带哪些先决条件?结合十五:7、十六:23-24、十四:13-14、约壹五:14,你如何解释这并不意味着什么?而更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
• 根据V.16,门徒作为耶稣的“朋友”有特殊的地位。这并不是他们自夸的资格,而是代表着他们被赋予的特殊恩典和责任。
• 他们受到的恩典特殊,因为是耶稣主动选择他们,而不是他们选择耶稣。这恩典显示了耶稣对他们的无条件的爱和恩惠。
• 同时,这也带来了他们特殊的责任。耶稣希望他们去结出长久的果子,并在他们请求时,父神能够应许他们。
• 祷告被应允并不是毫无条件的,它需要信心、真诚以及遵循耶稣的命令。
o 首先,要始终与耶稣保持紧密的关系,将他的话语深植于心,正如约翰福音十五章第7节所述。
o 其次,我们的祷告应当奉耶稣的名,目的是为了荣耀父神。约翰福音十四章13-14节和十六章23-24节均强调这一点。
o 最后,我们应当遵循神的旨意,行善蔑恶。如约壹五:14所述,我们在神的旨意下求什么,神都会聆听。
祷告的本质并不只是为了满足世俗的需求或物质的渴望。更为重要的是,祷告是与神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手段,是一个追求与神亲密关系的过程,是寻求神的旨意、领受神的安慰和力量的渠道。
但我们也需明白,祷告的应允并不意味着:
• 我们可以任性地向神要求所有事物。
• 我们能够利用神的应许来考验神,验证祂的能力或信实。
• 我们绝不应把神视作一个简单满足我们需求的机器。
反之,真正的祷告中:
• 我们应当完全信靠神的智慧,真诚地将我们的困境和需求摆在他面前,但也乐于接受神的旨意。
• 我们要发自内心地为神所赐的一切表示感激,荣耀祂,并对祂充满敬畏之心。
• 我们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完全,承认自己的过错,并努力追求神的道。
(约15:7, 约16:23-24, 约14:13-14,约壹5:14)
十、V.12、17 为什么在与门徒的告别中,耶稣多次提及彼此之间的爱(参见约十三:35,约壹四:11-12)?
参考答案:
十、耶稣强调彼此的爱,视爱为基督徒生活核心。
• 耶稣强调:“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V.12) 因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10)。
• 耶稣提醒:“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V.13)预示他的牺牲,希望门徒学习他的爱。
• 耶稣指出,门徒间的爱是他们身份的标记:(约十三:35)。
• 约壹四:11-12说:“因为神先爱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彰显神在我们中的存在和作为。
思考与实践:耶稣强调,要始终沐浴在主的恩典中,关键是真心地实践主的教诲,这将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平安与快乐。什么是主的教诲?我是否经常感受到主的恩典?你如何定义「亲人」?当我们被称为「耶稣的亲人」时,你有什么心得或感受?
参考答案:
主的教诲是信仰与生活的指南,核心是如同主爱我们一样去爱(约13:34)。
恩典是神的无条件爱和耶稣的牺牲。关键是对恩典的感激,而非单纯的“感受”。
「亲人」包括与我们心灵相通的人。
被视为「耶稣的亲人」意味与他关系亲近,他视我们为朋友,愿为我们献生。
约十五:17 至十六:4a 耶稣告诫门徒他们会受到世界的反对和攻击。
十一、在这里「世人」,世界」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世人」,「世界」会反对基督徒?这种反对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参考约翰福音三:19-20,七:7,十五:19-20)?你能分享一些实例吗?
参考答案:
「世人」、「世界」指不認識神、不信從耶穌的人和受罪恶影响的世俗系统。
基督徒与「世界」有冲突,因信仰与世俗价值观不符。
约三:19-20说世人偏爱黑暗、恶行,所以排斥光明;约翰福音七:7提及世人因恨耶稣而恨基督徒;约十五:19-20强调,因基督徒被耶稣选中、不属于世界,所以受恨。
实例:在某些地方,基督徒因信仰受到歧视、逼迫,甚至遭暴力。他们可能被因不参与与信仰冲突的活动而被嘲笑或排斥。在极端情况下,他们或因信仰丧命。
十二、V.20 耶稣用“仆人不能大於主人”这话,想要传达给门徒哪方面的真理?
参考答案:
十二、
V.20 中“僕人不能大於主人”,耶穌提醒门徒,他们也可能遭受逼迫。
• 耶穌意味,他受逼迫,门徒也可能面临憎恨和迫害。
• 因不属于这世界,门徒见证耶穌时,会遭世人反感。
• 跟随耶穌是与他共担身份和任务,哪怕面临逼迫。
• “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强调无论境况,都应效忠并服侍。
十三、V.23-24 中的言论是否暗示:如果耶稣没有来到世间启示真理,那么人类就不算有罪?这段经文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为何人的罪行无法逃避责任?
参考答案:
十三、V.23-24 的意思不是说耶稣若未降临,人则无罪。它表示,因为耶稣已显明神旨意,反抗拒绝他的人无可辩驳的犯了罪。耶稣为他们提供了选择,但他们选择了反对。
十四、V.26-27 中描述了圣灵的哪些重要职能?为何门徒能有资格作为耶稣的见证?当圣灵与门徒共同作见证时,这对于门徒有什么深远意义?(参考太十:16-20,可十三:11)
参考答案:
十四、
V.26-27 描述了圣灵与门徒共同为耶稣作见证的工作。门徒是基于与耶稣的经历和圣灵的引导为耶稣作见证,这带给他们以下几个意义:
神的陪伴:门徒传递信息时,不只依靠自己,而是得到圣灵的帮助和指引。
勇气与信心:有圣灵同在,即使面对逼迫,也能维持坚定。耶稣在太十:16-20中告诉他们,圣灵会指引他们的言辞。
真理的传递:圣灵的协助确保他们传达的信息更有力,深入人心,并保持信息的准确性。
超自然的智慧:如可十三:11 提到,当面对危险时,圣灵会即时给予他们智慧和启示。
身份确认:圣灵的同在证实了门徒按神的旨意行事,加深了他们与神的关系和合作。
综上,圣灵的协同工作赋予门徒更大的能力,帮助他们忠实地传达神的信息。
十五、耶稣告诫门徒要紧紧依靠祂,同时要在团体中维持和睦,随后他又告诉他们在世上会遭受困难和不公,这两点之间存在哪些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耶稣教导门徒在主里相爱并预言了他们会受逼迫,二者之间有深厚联系:
心灵支持:逼迫中,彼此的爱与团结为门徒提供了心灵支柱。在主里,他们获得了共同的力量,助其度过难关。
明显对比:门徒在主里的相互爱戴与世界的敌意形成对比,使他们更清楚信仰与世俗的差别,加强了他们的信念。
见证真理:彼此的爱成为外界的见证,展示他们是耶稣的门徒。这种爱在逼迫中尤为显现,更彰显了他们对真理的执着。
预备与提醒:耶稣提前告知逼迫,使门徒做好准备。强调相互的爱意在,提醒他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与人与主的情感联系。
耶稣的话旨在为门徒铸造坚定的属灵家园,让他们在风暴中坚韧不拔。
十六、为什么有些人在逼迫基督徒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在服侍神?历史或圣经中有哪些这样的情况?
参考答案:
为什么有些人在逼迫基督徒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在服侍神?
这些人因误解信仰观念,认为维护宗教纯洁性,视新信仰为异端,因此认为逼迫正当必要。历史或圣经中有哪些这样的情况?
• 圣经中:扫罗(后的保罗)曾热切迫害基督徒,误认为是在为犹太教效力(使徒行传 8:1-3; 9:1-2)。
早期基督徒被犹太领袖迫害,因其被视为异端,威胁了犹太权威(使徒行传 4:1-3; 5:17-18)。
• 历史中:
中世纪天主教会在宗教裁判所时逼迫“异教徒”或“女巫”。
各宗教或教派为维护权威,有时迫害其他信仰。
迫害往往与权力、控制、误解或感受到的威胁相关。
十七、耶稣提前向门徒透露他们将来的遭遇,能带给门徒哪些心理准备?当门徒深知一切都在上帝的旨意中,他们的信仰是否会变得更加稳固(参考十五:25,十四:1)?
参考答案:
耶稣提前向门徒透露他们将来的遭遇,能带给门徒哪些心理准备?
通过提前预告,门徒心理准备遭遇困境,知道这是预告的情况,这帮助他们坚定应对,知道不是孤独面对。当门徒深知一切都在上帝的旨意之中,他们的信仰是否会变得更加稳固(参考十五:25,十四:1)?
是的,门徒信上帝的计划会更坚定。他们明白,无论什么逆境,上帝都有计划,会引领他们。
(约15:25;14:1)
这两段经文表明,面临逼迫时,上帝与耶稣早已预知并提供支持。门徒只需坚信、遵循神旨,终将获得胜利与安慰。
反思与应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考验,你平时如何预备自己以面对这些不可预知的困境,保持内心的坚定?
你是否在遭受困扰时,由于与信徒之间的深厚友情而感到鼓舞和支持?
近期,你遭遇了哪些难题或困境?你与主的关系如何助你度过难关?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你是否坚信上帝始终在守护你?这样的信念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实际帮助?
参考答案:
如何预备自己以面对这些不可预知的困境,保持内心的坚定?
我通过祷告、阅读圣经和参与团契,深化与上帝的关系,相信祂赋予我面对困难的智慧和力量。具体为:
• 经常默想神的话语,让其真理和应许加固我们的信心。
• 经常祷告和赞美,与神交流,寻求祂的指引和力量。
• 积极参与团契,与信徒建立紧密关系,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 回顾和见证神在生命中的作为,体会祂的引导,荣耀祂的名。
由于与信徒之间的深厚友情而感到鼓舞和支持?
是的,团契中的弟兄姐妹多次在我面临困难时为我祷告,给予我鼓励,使我感到不再孤单,这种精神支持对我非常重要。你与主的关系如何助你度过难关?
坚信耶稣是我的守护者,面对困难,我将忧虑交给祂。(彼得前书5:7) 具体体现在:
• 通过主的话语,知道神不让我们承受超出能力的试炼,总有出路。
• 通过主的祷告,体会到神的全能和恩典,他愿垂听我们。
• 通过主的教会,得到弟兄姊妹的支持和鼓励,不让我们孤独。
• 通过主的恩典,明白神已为我们预备永生,将与他永远同在。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你是否坚信上帝始终在守护你?这样的信念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实际帮助?
确信上帝始终守护,帮助我们在压力中保持冷静。知道上帝的大计划,我们无畏。(约书亚记1:9) 即便在艰难时刻,上帝的应许如“我必不撇下你”(来十三:5) 和“凡信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罗十:11) 都是我们的支持。此信念给我们以下实际益处:
• 使我们放下恐惧,信靠上帝的旨意,得到他的平安。
• 鼓励我们坚定信仰,无需妥协,因为上帝会加给我们力量。
• 让我们对未来满怀盼望,即使面临困境,也相信上帝的恩典与救恩。